一枚海石情

有些旧事常常需要积淀些日子才能酿出点触动,就如熟悉的处所没有风光一样,有些人和事,姜玛丽甚至有些物也要隔远了看才能渐渐发现出此中的美来。怀旧好似是诗人们或作家们共有的情素。

其实这种情素人人都有,只不过在善于表达的诗人们或作家们的笔下显得更加明显罢了。说到怀旧,实际上是在寂寞的日子里寻求一种精神安慰,精神依托罢了。

以填补实际生活的乏味,枯燥和无聊,以为生活增进点快乐和活力。兴许文学作品的产生也许与此种因素也有关系。说到一枚海石情。

这还是要从我去青岛的一趟旅游说起。在青岛,我们匆匆游览了宽广的五四广场,呼吸了沿海城市的新鲜空气,不雅看了博大浩渺的黄海风情,目睹了弄潮儿搏击波浪的勇敢排场。

站在海边,姜武玦爱姜玛丽我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

也纷繁拍了很多照片,不知是无聊还是寻找一种趣味,照相倒成了旅游的一件乐事。青岛沿海城市的古迹似乎不多,不知是我们没有去那些文物古迹之处。

还是文物古迹实在捉襟见肘,不敢一提,所见有的,一个是沿街从车窗玻璃看到的康有为故居,一个是德国风情大街,这条大街足见青岛曩昔被德国作为殖民地的痕迹。

另一个是栈桥风光,倒没有何等大的人辞意义,不过据说也有些岁月,是某位名人所修。在桥上急急忙忙拍了照,阁上也没敢上,姜武玦因为时间不允许。

返回时倒看到一枚落日,正是霞光满天,美丽至极,随立即拍下,以为是海上落日风光,为内地不多见。据说到青岛崂山看海很不错,但是去时天灰蒙蒙的。

似乎要下雨的样子,站在山上反而什么都看不见,倒不如站在山下的路边看得清楚,那一层又一层的浪花奔涌而来,好似海马在狂奔一样。

也像海下的妖怪兴风作浪一样,倒让人生出一缕寒栗。游览了这么些景色其实倒还没有让我生发出一点点别具一格的意趣。其实这也就是景物也还要看有没有和自己有缘的一面。

可是,在烟台游览海豹滩的时候,却让我有了一种特此外情怀,一种珍藏的情素。其实这倒不是海豹滩的风光有多新颖,而是一枚石头的机缘让我一见倾慕。

伴侣们忙着每到一处都要抢着拍照,而我看到滩下一片又一片的奇石琳琅满目的时候,就急忙挂起相机,到滩上先睹为快。在滩上。

海水很浅,这样就有一大堆又一大堆的奇石罗列,说是罗列,有点不大得当,因为没有人来摆放,石头们只是被海水波浪随意冲在海滩,时间一久。

石与石间倒也形成了一种排列有序的风情。有人在找海螺,有人在看那些绿绿的海藻,也有人在捡贝壳,而我什么也没有找,只是被眼前的一堆又一堆的石头吸引。

这海边的石头真是太美了!也许是海水的腐蚀,冲洗,那些石头一个个闪现出奇峰罗列的姿态,各色石都有,但还是以那种玉石般的石头为多,这些石头明显不是山上一般的青石。

青褐色石头可以拿来媲美的,玉般的晶莹透辟,滑腻滋润,洁白如玉,白里透红,拿起来犹如丝绸一样的滑腻。我看的眼花缭乱,心猿意马。

不知该捡那枚石头,想捡块大的,却因为路途遥远,携带不便,因为那些大的石头只要拿起来单独一摆放就是一个景致,有的又中间多窍眼。

很是新颖,赏心悦目,让人一看爱不释手。我不知道那些爱石的收藏家在哪里,为何此地如此多的好石无人问津!也许是受旅游景点的游览限制罢,幸好这些奇石都被完全地搁置在此处。

不然,早被人收集一空。在急急忙忙中,我捡了一枚跳到眼前的玉石,这枚玉石着实很美,不大不小,放在手中,刚好满掌,竖起来看。

倒也有峰险景异的特点,真是一块奇石!返回途中,我始终带着这块石头,拿在手中,冰冷可去暑气。有人不睬解,一块烂石头。

拿着不嫌重吗,何不扔失落?还有人说打趣话,那是一块玛瑙,哈哈!我都不置可否!只是有人在说牢骚话:“旅游真没一点意思,还不如呆在家里”的时候。

我用罗丹的名言解释:“不,美处处都是,只是贫乏发现的眼睛。” 回到家中,晓得一点美学的伴侣建议,把这枚石头放在鱼缸里,岂不更妙。

我一想,嗯,这个主意不错,鱼儿在山峰间穿梭来往,倒增一番意境,假如再在峰石间安插些水草,以草衬石,以石衬鱼,以鱼衬人。

岂不得悠游自在之理。

| 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