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雨悟

伫立在立秋的剪影,目送第一场秋雨褪去暑热,被酷夏炙烤的萎靡不振的心情,姜玛丽也垂垂地苏醒,心底掠过一片舒爽清凉。

舒适的温度让心情也惬意起来。雨势来的孔殷而又凶猛,将失措的步履困在莫愁湖的长廊下,无奈,只好裹着薄弱的衣裙在冰冷的气息里隔檐听雨。雨珠击打着湖面。

湖水也沸腾起来,荷叶已现残景,噼噼啪啪的迎接着秋雨的敲打,未被摘下的莲蓬自力水中,在风的摇曳下左躲右闪,昔日的花蕊已随工夫落瓣而去。

留下一片残湖胜景和经年守护这片水域的莫愁女。透过雨帘望去,莫愁女的雕像亭亭玉立水中央,面容清丽安详,即便坐拥残荷听雨,姜武玦爱姜玛丽也不见一丝的愁容。

却有一番别样的陶醉,莫非真的如名--莫愁。沿着古色长廊穿过月亮门进入莫愁亭,这里的风不再肆掠,亭子里靠水的一边是美人靠,站的久了腿有些累。

坐下来,目光再次投向湖面,湖面烟雾迷蒙,远处的高楼隐约在雨幕里,旁边更年夜些的亭子里聚满了中老年人,时不时地会传来一段具有南京处所特色的说唱戏曲--白局。两小我。

你说一句,他说一句,间或开腔唱一曲,那抑扬抑扬的曲调合着烟雨的飘渺,借着凉飕飕的风听来,姜武玦别有一番情韵。似乎时光倒流。

回到了旧时的南京,那些穿戴各式旗袍,摇曳走来的女人、穿戴长衫走街串巷的叫卖声,还有那戏院里喧闹热烈的戏曲唱腔、还有不时奔驰而去的军车、青石路边叫卖新闻的报童、沧桑、佝偻着背叫卖“蒸儿糕”的老人、巷口支一口锅,煮了一锅的回卤干。

那热气腾腾的烟火味,勾画出旧时南京的特有的风情。似乎很是喜欢旧时南京城的味道,说不出也道不明。也许是对外婆穿旗袍时照片的情结,亦或是对那时人们生活在那样复杂而又摇摇欲坠的情况中的同情与怜悯。

非论是什么,那都是一个特定情况、特定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奇异的现实场景,虽然在岁月的烟火中远去,那抹风情却依然令人久久回味。雨。

暂时停歇下来,几缕阳光透过云层照射下来,蜻蜓也热闹地飞翔在湖面,困在长廊和水中亭子里的游人纷繁走出廊亭,上了岸各自散去。

而我,却不舍得就此离去,眷恋着这一方水域和守护这方水域的莫愁,无论经历春苏、夏荣仍是秋败、冬萧,莫愁脸上始终漾溢着自在、淡定的微笑,这迷人的微笑不知觉地让人忘却世间的一切烦忧、纷争。

让虚浮的心灵归于安宁、祥和。何不做莫愁。

| 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