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事了
她偶尔会想起多年前的那个雨季。她作为女主角,上演了一部电视里常见的男人女人和女孩的故事。女人在这里只是个配角,以话外音出现,而那时她还只是个女 孩,梳两条小辫,爱穿短裤短裙,不擅长画妆但喜欢随心所欲地换眼影的颜色比如绿色蓝色银色因为她觉得自己的单眼皮很俏皮很妩媚。
那 年她在机场上班。不是空姐,是一个公司长驻机场的接待人员。说起来好听,其实是很枯燥的工作,每天早上领计划,然后准时在机场的出口接人,再把客人送上在 停车场待命的车子里。那时机场还没有扩建,出口很小人很杂乱常常有开野出租的在那抢外地游客。中午太阳出来,根本没有藏身之处。她只好常常戴着帽子,白 色,红色的运动帽下,她的瓜子脸小小的象个娃娃。事实上她就是个娃娃,有一个不常见面的男朋友,每次在一起,她总是害羞地不说话。男朋友也是个孩子,牵牵 她的手也小心翼翼地怕弄疼了她。她觉得她并不爱他,因为她喜欢的是大声说话大口喝酒的男人,而不是象女孩子一样腼腆动辄红脸的小男生。可是女孩到了二十 岁,总是想要有人疼的,在轻微感冒的时候,如果没有个人关心地问候一下,感冒就一定会变得很严重。
有时她在电话里跟他撒骄:今天好热太阳好大啊,我的脸脸都晒黑了。他在电话里笑:再黑我也喜欢。你什么样子我都喜欢。挂断电话的时候她总是很失落,她其实最希望的是他能够说,你等我,我马上去看你。
他从来没有去接过她。因为他还在念书,在另一个遥远的城市。
有 一天,强烈的光线让她睁不开眼,她躲在角落里,等待下一个航班的到来。这时看到接人的人群中有一个男子,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微皱着眉,汗水顺着额头流下 来,他很专心地在出口分辩各种不同的脸。她看见过他很多次,他总是站在同一个位置,那是太阳最烈的地方,似乎他从来就不在乎怎么样才能更舒服。能让她印象 深刻还因为,他总是穿着很干净的白衬衣,在人群中白得很耀眼。虽然他的脸,已经晒得很黑了。她常常在无聊的时候观察接机的人的表情,每个人在自己不留意的 时候都会有一些可笑的表演,她每每以此为乐。不论是接人的还是从出口处走出来的人,有的人来了就走了,有的人常常来,有的人天天来。久了,她也学会一眼就 能分辩出口处哪些是开出租的哪些是拉客的,哪些是常来接人的,哪些是头一回来接人找不着北的。还有,从机场里面走出来的,哪些是本地人,哪些是熟悉本地的 外地人,哪些是来公干的,哪些是来旅游的,哪些是有点钱有点势的人,哪些又是偶尔坐一次飞机的人。
可是这个人不同。最初她以为他是拉客的。后来发现他总是有目地的接一些人,而他接的那些人往往来自北京或是上海,都象是学者的样子。她很好奇,他究竟是什么人?
她 在接了一批客人之后,看还有二个小时才有下一个航班,于是跑到候机厅坐下休息,这里空调比较好。一般来说,她的包里总会有一二本小说,以打发闲时的无聊时 光。看书的时候,有人在旁边坐下,她没有抬头。要走的时候,发现身边坐的是那个白衬衣。白衬衣正以探究的眼神盯着她。她红了脸。
他说:这里可真是个看书休息的好地方。
年轻人,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他们聊了很多,从机场的天气,聊到野生保护动物,再聊到新闻里的趣事。说到好笑的地方,他们一起哈哈笑个不停。她觉得今天接人的工作也并不那么无聊。
原 来他是X大学的。每年到这个时候都有很多的学生要考研,因为他有点小小的关系,于是和朋友一起在X大学里开办了考研的辅导班。他常常来接的人,都是北京, 上海那些名牌学校的教授。他们来这边讲几堂课,然后又离开。过几天又来。所以可以常常看到他在机场接送人。
她要去工作了,依依不舍地告别。他说,你晚上几点下班?我来接你。她红着脸说,好的。她一直就希望,在她晚上九点下班的时候,能有人来接她,在夜风中送她回家。而不是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大巴回城。
晚 上他来接她的时候,开了辆破得到处响四处漏风的面包车。她很开心地跳上车。他们说说笑笑地从机场高速直到成都,象老朋友一样。那天晚上还去吃了烧烤。多年 以后的今天,她想起他,完全想不出来他叫什么名字,甚至连姓都忘记了,只是记得他们在一起的一些细节,比如他的白衬衣很白很耀眼。她记得,那天晚上的风很 凉,吹在手上很舒服,因为车在行驶的时候,她一直把手伸到窗外去捕风。他叫她拿回来,她却很不听话地坚持。
他 有时晚上来接她,有时不。不来的时候,他给她发短信说晚上有重要的事情不能来,让她一个人回家的时候小心。她觉得很甜蜜。只是在男朋友打电话来的时候,再 不象以前那样撒娇,总是匆匆挂掉。她回家以后,给白衬衣发短信,一般都没有回复,但是她也不多想。累了一天,洗了澡就睡了。
这个周末,她周六休息。把好消息告诉他的时候,他也很开心地说,我周六也休息啊。我来接你去玩。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睛闪着光,以至于她都受到了感染,每天盼望这个周末的到来。
时 间是永恒的。不论你期盼也好,抗拒也好,总会不知不觉地走过一天又一天。周末的时候,他和她,手牵手逛街,打电子游戏,吃各种冰淇淋,晚上,在他家附近的 一个餐厅吃饭。两人相互对视,眼里的甜蜜简直可以溢出来,她撒娇一直要牵着手,连吃饭也不肯把手松开。他很笨拙地用左手吃饭,她哈哈大笑,然后假装可怜 他,喂他一大口。
他们还喝了酒。出餐厅门的时候,她不小心踉跄一步,差点摔倒,他一把拉住,把她抱在怀里。她脸红得象苹果,眼波流转,可爱又妩媚。他怔了半晌,仿佛有心事般地放开她。她不依,伸出两手说:做马马背我走。
他 背着她走一条小路回家。他住在这个城市东南方向的一个大学里,除了一条大路通往学校,还有无数条小路。这是其中一条,一无例外地,小路虽然曲折,但是总比 大路要近。因为之前下过雨,路上还有些水坑,地上有稀泥。这条小路快要修成大路了,路边一些尚未搬走的农民还有些田地未荒芜。有油菜花,也有成片的丝瓜。 风一吹,空气中充满新鲜植物的香气。小路上没有人。说笑了一天,在这里,黑暗的天空下,他们忽然沉默。
一切都是那样的突然。她伏在他的背上,感觉到他的心跳突突作响。他不小心滑了一下,向地上跌去。她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尖叫一声,更加紧地抱住他的脖子。 他们一起滚在地上。他们一身是泥,然后相互嘻嘻笑起来。他顺势一把把她拉到怀里,抱着她钻进丝瓜叶子围成的天然篷帐。大片的丝瓜叶撩着她的手臂,她叫起 来,这个叶子会扎人,好疼。但此时,她又很愿意把自己淹没在绿色之中,这种疼给她别样的感觉。
他血液 沸腾得难以自抑,于是紧紧抱着她,忍不住亲吻吮吸她的脸庞,鼻子,小嘴,一路向下。她颤栗着任他褪去她的衣服,然后温柔地闭上眼,眼角有眼泪静静流下来。 月光下她的身体闪耀着逼人的光芒,香气四溢。他感觉到了她的委曲,他为自己的迫不及待感到有些羞耻。他问,怎么了?她说,没什么,有点疼。又补充一句,叶 子扎着,有点疼。她紧紧咬着嘴唇。他缓慢下来,尽量温柔地抚摸她的身体。她在盛开,温润,美好,如暗夜里的玫瑰。
多年以后,她想起那一刻,仍忍不住自言自语,啊,好疼。那一晚,她由女孩,成了女人。
那 天晚上他们在黑暗中相拥着回到他家。她在甜蜜中睡去,甜蜜中醒来。醒来的时候,他不在身边,但是闻到煎蛋的香味,她嘴角带着微笑,翻了个身,觉得幸福近在 咫尺。这时电话响,她不假思索地接起来,听到里面有个好听的女声“咦”了一声,问:你是谁?她问:你是谁?那边笑起来:对不起,一定是我打错了。然后电话 挂断。她听到外面,他的手机响起熟悉的铃声。她怔在那里。
她忽然清醒。开始四面打量他的房间。作为男 人来说,这里未免太过洁净了点。桌上没有多余的东西,书码得整整齐齐,衣物没有乱扔乱放的迹象。她轻轻拉开抽屉,几个相框乱七八糟地扔在里面,明显是很慌 忙地放进去的,也许就在今天早上。她忽然明白他为何早起。而相框里,清一色的是一个女子,毫无顾忌的笑脸。她一身冷汗。猛然清醒。
她 把自己的衣服穿上。伤口仿佛还带着破碎的痛感。她头很疼,可能是因为昨夜的酒精。背上包,她走出去。他还在厨房,好象在接电话。她站在门前想了想,最终决 然地走了出去。大门咣地一声响,这时,她才哭出声。她飞快跑下楼,跑出单元门。上午的阳光刺伤了她的双眼,她用手遮住流泪的眼睛。她仿佛听到他在叫她的名 字,一时之间来不及知道自己内心是麻木还是忧伤。
她换了手机号。辞掉那份原本就不喜欢的工作,跟以前 的男朋友说分手。她想,应该好好地对自己有所交待。于是在城市里奔波,想要找另一份工作,想要换个环境重新开始。可是很难。爸爸从老家打来电话,说可以给 她一笔钱,让她重新去念书。在十八岁以后她就拒绝再要家里的钱,可是这一次她答应了,而且在电话里大声叫爸爸,泣不成声。爸爸因为她的忽然亲密而激动得不 知道说什么好,只是恩恩,叫她不要哭。她想她其实还是个孩子,她以为她早就长大了,事实上她并没有。她只是个孩子,丢失了睡前一定要抱着才能睡得着的心爱 的玩具,突然失去可依赖的安全感,恍然觉得生活很恐怖。
有段时间,没来由地,她经常会哭。在闷热潮湿 的黑暗中醒来,忽然就泪流满面了。她坚持认定不是为了谁,而是没来由地。她坚持认为,她不会为了一个只认识一个月的男子而重复落泪。她与他的交往没有任何 印记,甚至连一张电影票的存根也没有。时间久了,就仿佛是一段幻象。他毛茸茸的头发,带着天真的孩子气的笑容,他身上的汗味,他的白衬衣,他的温柔抚摸, 他的粗野进入,他不停喃喃地叫着宝贝的喘息声。都是幻象。她决定做一朵随遇而安的花。
几年以后的一 天,她去香港旅游回来,在出港处,竟然竟然看到一张男子的脸,仿佛很熟识地在哪见过。那男子迎过来,张大了嘴象有很多话说。她很安静地笑,你有什么事?他 说,没事,只是你长得很象我一个朋友。她调皮地一笑,是吗?不会就是我吧!他的脸突然变得很白,说,你还记得我?她微笑说,你好吗?他低头,也笑,你走以 后,我离婚了。她说,哦。然后道别,离开。
回到家,喝水,她好好睡了一觉。醒来想起给朋友带了东西,然后打了电话,开车去找朋友。窗外有风,她把窗开得很大,她已经习惯开车的时候把一只手伸出窗外 捕风。这个城市的街道经过几年的修整,已经变了模样。她从一条大街经过,猛想想起多年前这里是一条小路,路很泥泞,路边种着很多刺人的丝瓜藤。
时 间总会让人回眸的时候有刷刷流过的感觉,如果人不够坚韧,就会在进入回忆的时候感觉疼痛。她已经足够坚韧。那些回忆缓慢渗出,如山里静水流深纯净的山泉 水。爱需要的容量和耐心太大,有几个人可以真正的满足。有人说,写字就是一种**,凭一些想象一些忆念将细微线索化作满足需求的快感,其实这样寻找快乐也 未尝不可。只有自己才冷暖自知,找到最敏感的触点,以求得心理上的高潮。
她把东西带给朋友。在朋友家里聊天听Bressanon的CD. 她忽然问朋友,你记不记得我在机场上过班?那时很小。朋友摇头,不记得了。也没有听你说过那时的事情。
她哦了一声,继续听歌。
那是2000年潮湿闷热的夏天。
那 年她在机场上班。不是空姐,是一个公司长驻机场的接待人员。说起来好听,其实是很枯燥的工作,每天早上领计划,然后准时在机场的出口接人,再把客人送上在 停车场待命的车子里。那时机场还没有扩建,出口很小人很杂乱常常有开野出租的在那抢外地游客。中午太阳出来,根本没有藏身之处。她只好常常戴着帽子,白 色,红色的运动帽下,她的瓜子脸小小的象个娃娃。事实上她就是个娃娃,有一个不常见面的男朋友,每次在一起,她总是害羞地不说话。男朋友也是个孩子,牵牵 她的手也小心翼翼地怕弄疼了她。她觉得她并不爱他,因为她喜欢的是大声说话大口喝酒的男人,而不是象女孩子一样腼腆动辄红脸的小男生。可是女孩到了二十 岁,总是想要有人疼的,在轻微感冒的时候,如果没有个人关心地问候一下,感冒就一定会变得很严重。
有时她在电话里跟他撒骄:今天好热太阳好大啊,我的脸脸都晒黑了。他在电话里笑:再黑我也喜欢。你什么样子我都喜欢。挂断电话的时候她总是很失落,她其实最希望的是他能够说,你等我,我马上去看你。
他从来没有去接过她。因为他还在念书,在另一个遥远的城市。
有 一天,强烈的光线让她睁不开眼,她躲在角落里,等待下一个航班的到来。这时看到接人的人群中有一个男子,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微皱着眉,汗水顺着额头流下 来,他很专心地在出口分辩各种不同的脸。她看见过他很多次,他总是站在同一个位置,那是太阳最烈的地方,似乎他从来就不在乎怎么样才能更舒服。能让她印象 深刻还因为,他总是穿着很干净的白衬衣,在人群中白得很耀眼。虽然他的脸,已经晒得很黑了。她常常在无聊的时候观察接机的人的表情,每个人在自己不留意的 时候都会有一些可笑的表演,她每每以此为乐。不论是接人的还是从出口处走出来的人,有的人来了就走了,有的人常常来,有的人天天来。久了,她也学会一眼就 能分辩出口处哪些是开出租的哪些是拉客的,哪些是常来接人的,哪些是头一回来接人找不着北的。还有,从机场里面走出来的,哪些是本地人,哪些是熟悉本地的 外地人,哪些是来公干的,哪些是来旅游的,哪些是有点钱有点势的人,哪些又是偶尔坐一次飞机的人。
可是这个人不同。最初她以为他是拉客的。后来发现他总是有目地的接一些人,而他接的那些人往往来自北京或是上海,都象是学者的样子。她很好奇,他究竟是什么人?
她 在接了一批客人之后,看还有二个小时才有下一个航班,于是跑到候机厅坐下休息,这里空调比较好。一般来说,她的包里总会有一二本小说,以打发闲时的无聊时 光。看书的时候,有人在旁边坐下,她没有抬头。要走的时候,发现身边坐的是那个白衬衣。白衬衣正以探究的眼神盯着她。她红了脸。
他说:这里可真是个看书休息的好地方。
年轻人,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他们聊了很多,从机场的天气,聊到野生保护动物,再聊到新闻里的趣事。说到好笑的地方,他们一起哈哈笑个不停。她觉得今天接人的工作也并不那么无聊。
原 来他是X大学的。每年到这个时候都有很多的学生要考研,因为他有点小小的关系,于是和朋友一起在X大学里开办了考研的辅导班。他常常来接的人,都是北京, 上海那些名牌学校的教授。他们来这边讲几堂课,然后又离开。过几天又来。所以可以常常看到他在机场接送人。
她要去工作了,依依不舍地告别。他说,你晚上几点下班?我来接你。她红着脸说,好的。她一直就希望,在她晚上九点下班的时候,能有人来接她,在夜风中送她回家。而不是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大巴回城。
晚 上他来接她的时候,开了辆破得到处响四处漏风的面包车。她很开心地跳上车。他们说说笑笑地从机场高速直到成都,象老朋友一样。那天晚上还去吃了烧烤。多年 以后的今天,她想起他,完全想不出来他叫什么名字,甚至连姓都忘记了,只是记得他们在一起的一些细节,比如他的白衬衣很白很耀眼。她记得,那天晚上的风很 凉,吹在手上很舒服,因为车在行驶的时候,她一直把手伸到窗外去捕风。他叫她拿回来,她却很不听话地坚持。
他 有时晚上来接她,有时不。不来的时候,他给她发短信说晚上有重要的事情不能来,让她一个人回家的时候小心。她觉得很甜蜜。只是在男朋友打电话来的时候,再 不象以前那样撒娇,总是匆匆挂掉。她回家以后,给白衬衣发短信,一般都没有回复,但是她也不多想。累了一天,洗了澡就睡了。
这个周末,她周六休息。把好消息告诉他的时候,他也很开心地说,我周六也休息啊。我来接你去玩。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睛闪着光,以至于她都受到了感染,每天盼望这个周末的到来。
时 间是永恒的。不论你期盼也好,抗拒也好,总会不知不觉地走过一天又一天。周末的时候,他和她,手牵手逛街,打电子游戏,吃各种冰淇淋,晚上,在他家附近的 一个餐厅吃饭。两人相互对视,眼里的甜蜜简直可以溢出来,她撒娇一直要牵着手,连吃饭也不肯把手松开。他很笨拙地用左手吃饭,她哈哈大笑,然后假装可怜 他,喂他一大口。
他们还喝了酒。出餐厅门的时候,她不小心踉跄一步,差点摔倒,他一把拉住,把她抱在怀里。她脸红得象苹果,眼波流转,可爱又妩媚。他怔了半晌,仿佛有心事般地放开她。她不依,伸出两手说:做马马背我走。
他 背着她走一条小路回家。他住在这个城市东南方向的一个大学里,除了一条大路通往学校,还有无数条小路。这是其中一条,一无例外地,小路虽然曲折,但是总比 大路要近。因为之前下过雨,路上还有些水坑,地上有稀泥。这条小路快要修成大路了,路边一些尚未搬走的农民还有些田地未荒芜。有油菜花,也有成片的丝瓜。 风一吹,空气中充满新鲜植物的香气。小路上没有人。说笑了一天,在这里,黑暗的天空下,他们忽然沉默。
一切都是那样的突然。她伏在他的背上,感觉到他的心跳突突作响。他不小心滑了一下,向地上跌去。她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尖叫一声,更加紧地抱住他的脖子。 他们一起滚在地上。他们一身是泥,然后相互嘻嘻笑起来。他顺势一把把她拉到怀里,抱着她钻进丝瓜叶子围成的天然篷帐。大片的丝瓜叶撩着她的手臂,她叫起 来,这个叶子会扎人,好疼。但此时,她又很愿意把自己淹没在绿色之中,这种疼给她别样的感觉。
他血液 沸腾得难以自抑,于是紧紧抱着她,忍不住亲吻吮吸她的脸庞,鼻子,小嘴,一路向下。她颤栗着任他褪去她的衣服,然后温柔地闭上眼,眼角有眼泪静静流下来。 月光下她的身体闪耀着逼人的光芒,香气四溢。他感觉到了她的委曲,他为自己的迫不及待感到有些羞耻。他问,怎么了?她说,没什么,有点疼。又补充一句,叶 子扎着,有点疼。她紧紧咬着嘴唇。他缓慢下来,尽量温柔地抚摸她的身体。她在盛开,温润,美好,如暗夜里的玫瑰。
多年以后,她想起那一刻,仍忍不住自言自语,啊,好疼。那一晚,她由女孩,成了女人。
那 天晚上他们在黑暗中相拥着回到他家。她在甜蜜中睡去,甜蜜中醒来。醒来的时候,他不在身边,但是闻到煎蛋的香味,她嘴角带着微笑,翻了个身,觉得幸福近在 咫尺。这时电话响,她不假思索地接起来,听到里面有个好听的女声“咦”了一声,问:你是谁?她问:你是谁?那边笑起来:对不起,一定是我打错了。然后电话 挂断。她听到外面,他的手机响起熟悉的铃声。她怔在那里。
她忽然清醒。开始四面打量他的房间。作为男 人来说,这里未免太过洁净了点。桌上没有多余的东西,书码得整整齐齐,衣物没有乱扔乱放的迹象。她轻轻拉开抽屉,几个相框乱七八糟地扔在里面,明显是很慌 忙地放进去的,也许就在今天早上。她忽然明白他为何早起。而相框里,清一色的是一个女子,毫无顾忌的笑脸。她一身冷汗。猛然清醒。
她 把自己的衣服穿上。伤口仿佛还带着破碎的痛感。她头很疼,可能是因为昨夜的酒精。背上包,她走出去。他还在厨房,好象在接电话。她站在门前想了想,最终决 然地走了出去。大门咣地一声响,这时,她才哭出声。她飞快跑下楼,跑出单元门。上午的阳光刺伤了她的双眼,她用手遮住流泪的眼睛。她仿佛听到他在叫她的名 字,一时之间来不及知道自己内心是麻木还是忧伤。
她换了手机号。辞掉那份原本就不喜欢的工作,跟以前 的男朋友说分手。她想,应该好好地对自己有所交待。于是在城市里奔波,想要找另一份工作,想要换个环境重新开始。可是很难。爸爸从老家打来电话,说可以给 她一笔钱,让她重新去念书。在十八岁以后她就拒绝再要家里的钱,可是这一次她答应了,而且在电话里大声叫爸爸,泣不成声。爸爸因为她的忽然亲密而激动得不 知道说什么好,只是恩恩,叫她不要哭。她想她其实还是个孩子,她以为她早就长大了,事实上她并没有。她只是个孩子,丢失了睡前一定要抱着才能睡得着的心爱 的玩具,突然失去可依赖的安全感,恍然觉得生活很恐怖。
有段时间,没来由地,她经常会哭。在闷热潮湿 的黑暗中醒来,忽然就泪流满面了。她坚持认定不是为了谁,而是没来由地。她坚持认为,她不会为了一个只认识一个月的男子而重复落泪。她与他的交往没有任何 印记,甚至连一张电影票的存根也没有。时间久了,就仿佛是一段幻象。他毛茸茸的头发,带着天真的孩子气的笑容,他身上的汗味,他的白衬衣,他的温柔抚摸, 他的粗野进入,他不停喃喃地叫着宝贝的喘息声。都是幻象。她决定做一朵随遇而安的花。
几年以后的一 天,她去香港旅游回来,在出港处,竟然竟然看到一张男子的脸,仿佛很熟识地在哪见过。那男子迎过来,张大了嘴象有很多话说。她很安静地笑,你有什么事?他 说,没事,只是你长得很象我一个朋友。她调皮地一笑,是吗?不会就是我吧!他的脸突然变得很白,说,你还记得我?她微笑说,你好吗?他低头,也笑,你走以 后,我离婚了。她说,哦。然后道别,离开。
回到家,喝水,她好好睡了一觉。醒来想起给朋友带了东西,然后打了电话,开车去找朋友。窗外有风,她把窗开得很大,她已经习惯开车的时候把一只手伸出窗外 捕风。这个城市的街道经过几年的修整,已经变了模样。她从一条大街经过,猛想想起多年前这里是一条小路,路很泥泞,路边种着很多刺人的丝瓜藤。
时 间总会让人回眸的时候有刷刷流过的感觉,如果人不够坚韧,就会在进入回忆的时候感觉疼痛。她已经足够坚韧。那些回忆缓慢渗出,如山里静水流深纯净的山泉 水。爱需要的容量和耐心太大,有几个人可以真正的满足。有人说,写字就是一种**,凭一些想象一些忆念将细微线索化作满足需求的快感,其实这样寻找快乐也 未尝不可。只有自己才冷暖自知,找到最敏感的触点,以求得心理上的高潮。
她把东西带给朋友。在朋友家里聊天听Bressanon的CD. 她忽然问朋友,你记不记得我在机场上过班?那时很小。朋友摇头,不记得了。也没有听你说过那时的事情。
她哦了一声,继续听歌。
那是2000年潮湿闷热的夏天。
| 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