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回乡见闻

日月如梭,光阴飞逝,弹指间,离开故乡已二十二年整了。起初几年,奶奶在世,母亲和妹妹们都住家里,唯我一人在外求学,接着务工。那时故乡的老家才是家,经常回往,至少一月一次,搞笑视频下载也就感觉不出有什么变化。后来,奶奶往世,妹妹到镇上读高中,母亲便搬到镇上租住陪读,只两个假期才回籍下老屋居住,于是回往的次数渐渐少了,便觉着有些稀微的变化,但又说不太清楚。再后来,妹妹上大学了。我也有了女儿,于是就把母亲接到城里和我同住,顺便给我带女儿。故乡的老屋不再有人居住而变成了长年锁着的空屋。于是不再有“家”回了,天天就在城里那几个平方里转着圈。只在每年的清明节,给奶奶和父亲上坟时,搞笑视频 笑死人才会回故乡一趟,但有时因工作迟误,便要隔一年或两年才能回一趟故乡。这时才深深地觉出,每次回籍所见,是那么的不一样,是那样大的变化,几近让我不敢相信:这就是生我、养我,留下我快乐童年的故乡。特别是本年回籍上坟,见到的故乡气象更是让我大吃一惊并有着深深的难过和心痛。那天是个好天气。天很高阔也很蓝,太阳很艳也很亮,模糊地透路出些初夏的感觉。走在那前几年才新修的村村通的村间公路上。放眼看往,只见公路两边的油菜花已很稀落,但并没有结出多少油菜籽,搞笑视频网站并且似乎株株都有些营养不良似的,显得有些干瘦,看来本年的油菜要减产了。有好几块的地里没有种油菜,没有种麦子。

没有种蔬菜;只是希疏地载有几颗柑橘树或是橙子树,却也长得干瘦矮小,还不见有新芽抽出,一副无精打采的病央央的样子容貌,似乎很久不曾有人问津过。长着这样几颗树,似乎只是为了向众人表明这块地还没有完全荒凉。这样的一路走来,至到进我们的村子了,也不曾在路上碰到一个人,也没见到地里有一人在耕种。进村之后,就直接往给奶奶和父亲上坟了。在村的墓地林里才碰到了十来个人,搞笑视频那也是来上坟的。是村东头万家的后人齐来给祖上上坟,他们是从城里开着两辆汽车来的。上完坟之后,我们没有原路返回,而是先往曾经居住的院子看看老屋是否还在,也顺便看看已快八十的老邻居,再穿过村子从另一头走巷子出村到公路边往坐车,也是想多看几眼这村子,更是想寻觅点童年的记忆。这里曾留下我多少成长足迹的,撒下我多少欢畅的歌声笑声,也印下我多少割草挑水的影子,还有那多少奸刁的趣事。我家老屋对面有两土一田。田在中心,曾经是水汪汪的秧田,绿油油的;两土各一边,曾经不是长着青青的麦子,就是长着碧绿的油菜,或是葱葱的各种春季蔬菜,土边还有两颗高大的苦楝树,土与田相接的坎边有四五颗高大的桉树,那时我们经常往捡拾苦楝子来洗头,在苦楝树上捉知了,捡拾桉树叶来做柴火,在桉树间拉绳索来凉衣晒被,留下无数的美好的童年记忆。而如今,田不仅变成了干田,还裂开了无数足以放下一只脚的大缝,稀拉的长着几颗野草;苦楝树和桉树已没了踪迹。

土也变成了荒坡,长着一些不着名的杂草。只是老屋院子一边的竹林还在,但已失往了往日的青翠葱茏,林间地上展着厚厚的干腐竹叶(不再有人将它作柴火了),也不见林中有鸡鸭穿索,更没有闻声竹鸡清脆婉转的叫声。在童年印象中,这个时节应当是长着高高青葱的葫豆或是展着厚厚绿绿的豌豆藤的田坎,如今却找不见一根葫豆杆或一根豌豆藤,见只见野草盖着田坎,长势正旺,青翠绿亮。村里好多的小洋楼也走进了我家老屋的行列,一把锁锁着空在那里久无人住,任凭结满蛛网,长满爬山虎,落满尘土。继续往前走,越走表情越沉重,越走失落感越深。一向到出村子,除碰到曹家有些痴呆的媳妇挑水之外,没有再遇见一人,同样也没见有人在地里干活。也一向不曾闻声鸡唱鸭叫,更不闻牛哞羊咩。整个村子一片冷清,有点凄凉的感觉。在等车时,我问母亲,何以农村会这般清静?母亲说:“就我们村,青壮年全部外出打工了,留在家种地的,除了曹家的痴呆媳妇和魏家那傻子外,最年轻的也和我一样,都已经是六十岁的人了。有好多把小孩也带出往了的。种地能有几个收进,还不如在外干上一两个月,何况我们村的在外面都还混得挺不错的。而有好多已在城里或是镇上买房了,不会再回农村了。你看本年这个天干的光景,能不能插下秧都还是个题目。”(母亲是个念旧的人,她经常的要回往串串老邻里,所以比较了解故乡的情况。) 母亲的一席话使我闷了好久。

我在心中唉叹:童年时的那个春种忙的耕作场景不见了,童年时的家禽家蓄凑叫曲也磨灭了,何时能复回?难道这是新农村扶植所要的吗,是国家加大农业投进所要的吗。

| 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