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
我这个在外漂泊了半个世纪的游子,在这花好月圆的中秋之夜,我一边赏月,一边吃着月饼,忽然想起我的故里来。鄙谚说:水是故乡美,月是故里明。我的故乡在微山湖西,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村北有一条小河叫姚美河,西起大沙河,逶迤百余里,流入斑斓的微山湖。姚美河是一条富饶的小河,两岸盛产落花生、毛芋头,姚美河养育了几万勤劳勇敢的优秀儿女,抗日战争时期,姜武玦他们出生入死,打击日伪军;在解放战争中,妻子送郎去参军,母亲送子上战场,在淮海战争中支前打头阵;解放后,姚美河人民果断走社会主义道路,为扶植夸姣的家园辛勤耕耘。难忘1953年整修姚美河的盛况。那年我16岁,利用寒假的机缘,投入到大张旗鼓的修河洪流之中。整修姚美河主要是清理淤泥。
将河床加深、加宽,使其集防洪、排涝、浇灌于一体。我们村主要负责清理淤泥工作。起头清理淤泥时,由于土质松软、河床较浅并不困难。姜武玦爱姜玛丽待进入“三九”天时,北风怒嚎,滴水成冰,河床渐深,清理淤泥工程进入了攻坚阶段。但是,智勇双全的湖西苍生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想出简单的妙法攻破难关。人们用钢钎将冻土凿开一条缝,然后用铁扛将冻土撬开,再用铁锤把大块冻土砸成碎块,人们手搬、肩挑、车推,很轻易就把冻土块运上河岸。这种方法又快又好,使清理淤泥工程进度明显加快。由于我平时缺乏劳动锻炼,干了一个星期,姜玛丽我的左腿扭伤了,走路一瘸一拐。
大家劝我回家休息。我不愿回去,决心干到底。在乡亲们的劳动热情鼓舞下,我忘了疲惫,忘了伤痛,天天劳动不止。春节到了,工地指挥部放假3天,让民工们回家吃顿年饭,可是谁也不肯离开工地。大家齐声说:“我们在工地过个革命化的春节,争取提早完成任务。”指挥部没有法子,只好答应大家的要求。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各村工地上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大家相互祝福,互相贺年。四周村庄的老乡得知民工大年初一不回家,从速送来热乎乎的饺子。大家笑脸可掬地吃完饺子,迅速投入到火热的劳动中去。由于大家热情高劲头足,各村密切合作,整修姚美河工程提早一个月完成了任务,于是姚美河变成了一条加倍斑斓富饶的河流。鼎新开放以来,姚美河今非昔比,水中碧波荡漾,岸上杨柳成荫,两岸宽广广大旷达的良田已改种水稻,清风拂面,稻花飘香,令人心旷神怡。如今小麦与水稻轮种,粮食亩产上吨。
已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姚美河两岸到处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人民丰衣足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啊,斑斓的姚美河,我可爱的故乡!杜甫诗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里明。”意思是说“本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望月怀思,感觉故里月儿更圆更明。”其实,月亮明亮各地是相同的,由于思乡的缘故,便觉故里的月儿更圆更明。在我的记忆中,我的家是斑斓的,四周绿树环绕,有一棵大柳树,树身两搂多粗,树冠遮云蔽日,像把巨伞。盛夏,枝叶繁茂,凉风习习,是全村男女乘凉、聊天的佳处。家门的南面,这是我家的祖坟,坟地里有十几棵翠绿的柏树,还有石碑,石床、石墩,是我假期休闲看书的好地方。我在这里度过了我的童年和少年,以后我不管我走到哪里,我都忘不了可爱的故乡和父老乡亲。我望着空中皎洁明月,品尝着孩子从北京买来的稻香春月饼,不觉想起儿时吃月饼的往事。那时家贫。
连吃饭都非常困难,哪里有钱买月饼呢?母亲只好用粉碎的米面,掺上稍许红糖、芝麻,和成面团,再包上点枣泥,做成一个个小饼,放在平底锅里煎成土月饼。这种土月饼其貌不扬,吃起来却十分香甜。后来我在北京工作,经济前提好了,每逢中秋回家探亲,我都跟父母买几斤稻香春月饼,可是父母对这些名牌月饼看得非常金贵,一块也舍不得吃,都把这些月饼送给亲友,或留给孩子当点心吃。如今父母都不在了,我只能遥望星空,放飞忖量,告慰在天堂里的父母,现在人们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中秋节再也不愁吃不到月饼了。愿父母在天之灵与孩儿共享幸福平安!1976年我从北京调到华北油田工作,第二年我举家搬家到团泊洼,把老屋交给我弟弟办理,从此我辞别了故乡。近日老家的弟弟来电话说,我的故乡发生了巨大变化,我的老屋早已不复存在,刘码头村已变成现代化的新农村,从村东到村西。
是宽广的水泥路,两边是5层高的楼房,四周是花草树木,环境优美,像个大花园。村西边的那条废弃的浇灌渠已经填平,变成了30米宽的安国大道。我的故乡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繁花似锦,鸟语花香,加倍斑斓…… 月是故里明。月是故里,月是回想,明亮的月亮在浩瀚的星空中闪烁。我遥望南天,心已飞向故里,我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看到故里的月亮,与父老乡亲泛论夸姣的生活,亲眼看看生我养我的斑斓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