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榕树春暖花开

《蜗居》的电视剧曾热播一时,很遗憾那时我没有看。固然现在也不想去看了,就比如一种时尚的工具,风行的时候你没有跟风,过了也许提不起爱好了。不过,我很喜欢蜗居这个词,用它形容本身在温州的陋室,再恰当不过了。我租用的屋子年夜概也就二十几平方米,不是蜗居又是什么呢?屋子不年夜,租金便宜,生活起居还算便利,当初也就考虑到这一点便租下了,一住就是四年多。妻子两地来往,在家里住惯了宽敞的屋子,姜武玦蜗居在这里,觉得窝囊,免不了抱怨。我只是笑笑,以为住久了会习惯的。就像两个人一样,相处长了,眉毛鼻子都看顺了,日久生情,就会念她的好。我租的屋子,地处城郊结合处,距火车站很近,坐公交十几分钟,交通便当。不是某某小区,但闹中有静。

有点像贾平凹先生的静墟村的味道,正如他所写:”如今,姜武玦爱姜玛丽找热闹的处所轻易,寻清静的处所难;找富贵的处所轻易,寻拙朴的处所难,尤其在年夜城市的四周,就更其为难的了。”庆幸的是我在温州就寻了这么一个居住之地。屋子前后有窗,透风度光。尤其是傍河而建,有江南水乡特有的风味。打开窗帘,就是一道风光。窗下,是一条弯弯的小河,偶然有几条小船,往来穿梭,打破水面的平静。间或有一两只小鸟从水面擦过,姜玛丽荡起一圈圈涟漪。每逢端五,足不出户就能看到划龙舟,分享到“龙保平安”的祈福了。河面不宽,一座小桥毗连南北。

清晨、傍晚会有一些人倚栏而坐,小憩而谈,全然没有都会行色仓促的身影。盛夏之时,晚饭过后,小桥是人们休闲乘凉的好去处。夜深人静,我偶然也去坐坐,遥望那深邃的天空,感受那习习清凉的晚风,独享那份静谧,身心总会为之一悦,暂时忘失落了漂泊异乡的孤独与烦忧。最妙的是隔窗相对的那棵榕树了。有了它,河面似乎变窄了。一簇簇树枝伸到河面上,一伸手恍如可以触摸道到它的枝丫。树叶青翠富强,看不出它的骨干在什么处所。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外一簇上面,不留一点裂缝。偶然有几只鸟儿扑扇着同党飞出,叽叽喳喳地叫着,才想起它不是一幅静态的画。榕树四季常绿,冠如巨伞,一半横卧在河面上,给斑斓的温瑞河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光。午后、黄昏,人们都喜欢三五成群地聚在榕树下,或聊天、或下棋,或者只是静静倚靠着,看那满目翠绿的叶子,看那婀娜多姿的枝条,随风摇曳。

怡然自乐,好不舒服。海子曾说,面向年夜海,春暖花开。我想说,面向榕树,春暖花开。谈笑无鸿儒,往来是故人。经常朋友来玩,觉得居室环境不错,颇有几分对劲。好友小姜,临窗放钓,喜不自禁,过了一把垂钓瘾。室雅何须年夜,花香不在多。看来我是拣了一块风水宝地,蜗居陋室又何妨?2012年写于温州。

| 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