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夜雨一个属于我的符号
我相信缘分。在温博落户是缘分,选择“梧桐夜雨”作为博客名也是一种缘分。——题记 【一】 本年二月的某一天,依然月牙对我说。
来温博吧,姜玛丽那儿很温馨。我不了解温博。
可是我相信月牙,于是就在温博申请了一个账号。得给本身的博客取个名字。脑子里突然冒出了“梧桐夜雨”这个词,姜武玦爱姜玛丽就它吧。
还好,没有跟他人反复,欣喜。从此,在温博,姜武玦我就被“梧桐夜雨”这个符号代表了。【二】 “碧纱秋月。
梧桐夜雨,几回无寐。”“孤灯不照返魂人,梧桐夜雨秋萧瑟。”“梧桐雨畔夜愁吟,抖擞衣裾藓色侵。”“鸟鹊成桥秋又到,梧桐滴雨夜初凉。
”……这是前人诗词里的“梧桐夜雨”,雨打梧桐敲出的是愁绪,是忧伤,梧桐叶片上滴下的是难以释怀的凄凉。而在我眼里,夜雨轻敲梧桐是一份极致的美。
是我喜好的一种意境。“梧桐夜雨”这个词语能让我联想到如许的画面: 漆黑的夜,绵绵的雨,一座矮矮的房子。烛光在纱窗里静静倾泻。
透过窗扉铺展在院落里,雨丝在橘黄的灯光里如细细的银线闪烁。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在夜雨里静默,硕大的梧桐叶子在雨中舒展,雨丝儿轻轻地不间断地停在叶面密密的绒毛上。
梧桐叶承受不住雨水的重量,顺着叶脉流向叶的边沿,酿成一个个晶莹剔透的水珠挂在叶的边沿,然后滴落到下一片梧桐叶上,“噗”的一声。
就像鼓槌轻敲鼓面发出的鼓点。“鼓面”的震颤牵动满树的梧桐叶子演奏绝妙的天籁之音!“噗噗”、“噗噗噗”、“噗噗噗噗”……“鼓点”随着雨势的改变,在时轻时重的“沙沙沙”的布景音里时缓时急。
疏密有致……深夜孤灯,梧桐更兼细雨,独自卧听,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三】 在我心里,关于梧桐,还有很多和夜雨无关,和唐诗宋词也无关的记忆。
老家那几株梧桐树是我心中永远抹不去的风景。小时,我家的屋角、菜园墙边种了几棵梧桐树。春天,梧桐抽枝长叶,看着那浓绿厚实的叶子一片片长出来。
慢慢变大,我内心的那份欣喜无以言传。接着梧桐就开花了,满树淡紫色的花朵散发着浓郁的我不太喜好闻的气味。花期不长。
一场夜雨,喇叭形的花朵密密匝匝躺了一地,目睹那片狼藉让人有些心碎。夏天,梧桐叶子很茂密,我时常在下雨的时候躲在树下听雨点打在梧桐叶子上“啪嗒啪嗒”的声音,等雨大了才两手捧首逃回屋檐底下看梧桐叶子在雨水里摇晃。
秋冬时节,梧桐树的叶子落光了,只剩些橄榄形的深灰色的梧桐果凌乱地在枝头摇曳。梧桐树里有我童年的梦想。在我很小的时候爷爷对我说,梧桐树可以招来凤凰。
于是我日日盼,年年盼,盼望某天能看到和我家衣柜门上画的那只一样美丽的凤凰落在梧桐树上……一年又一年,凤凰终究没有来,而我在美好的期待中一天天成长。
爷爷不经意的一句玩笑话,让我的童年充满美好的联想。梧桐树也承载爷爷的但愿。爷爷说,他要用那几棵梧桐树做他本身的寿材(就是做棺材的木料)。记得某年。
树很大了,爷爷就把它砍了。看到梧桐木材被虫子蛀了很多空洞,爷爷蹲在院子里吧嗒吧嗒一筒接一筒地吸烟。第二年,梧桐树桩上又抽出很多新芽。
很光鲜的绿色,很肥壮的枝叶。没过几年,梧桐树又长得很高很高了,可是不管长多大,它们都只是一种叫做梧桐的树木,和但愿无关。
和梦想无关。如今,种梧桐的爷爷早不在人世了,院子没有了,菜园也没有了,可是那几棵梧桐树依然鲜活地长在我的心里梦里…… 【四】 在温博,我成了“梧桐夜雨”这个符号。
我的容貌就被那张小小的图片替代着,我的思想和情感就栖息在博文的字里行间。依然月牙说,温博是她的精力家园。我想。
人的精力有了栖居的家园,心灵就不要那么辛苦地去流浪了。固然我此刻还没法确定温博能否成为我终究的精力家园,可是毫无疑问。
“梧桐夜雨”就是我此生不变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