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因你而辽阔
多年来,我重复一个梦。梦中的我,骑棕红马,飞奔在草原。草原之大,无边无际,我跑呀跑,找不到尽头。八月下旬,姜玛丽湘南的阳光,依旧灼热。我怀揣这个梦,踏上南山之旅。大巴车从耒阳动身,先高速后省道,五小时颠簸。
便到城步县城,道路狭窄起来。穿行峡谷,姜武玦爱姜玛丽左看,乃深绿大山,右望,乃碧蓝小河,雾气腾腾,葱翠欲滴。山路蜿蜒,深栗色的吊脚楼,时隐时现,白檐青瓦,姜武玦粘人眼球。有农民在田间劳作。
头戴斗笠,低头弓身,不知倦怠,重复着传播千年的动作。鸡鸣狗吠之中,一撑伞少女,从小桥飘过,河水潺潺,裙裾雪白,舒缓轻柔。司机奉告我,此去南山牧场,还有七八十公里。南山有“中国第一牧场”的佳誉,号称“南边的呼伦贝尔”,著名的“南山奶粉”就产于此。山脚下,有苗人修的避雨亭子,路边和山腰,有灰色木制小楼。一楼是空的,用柱子支撑着。
看起来很旧,摇摇欲坠。路边新修的水泥楼也多,四四方方的,遍及矮小。农平易近着装朴实,面庞安详,对于贫寒糊口,仿佛不那么悲观。山越来越高,雾越来越大,越来越陡峭,单行道是在山体上生生地切出来的,每隔百来米,略微加宽,供司机会车。公路一侧,是垂直的悬崖,以及尽是石头的沟壑。植被碧绿,经一段峡谷,长达几公里,满是深潭。
潭水碧蓝、安静,倒映着山峦、树木,小船如同在画中滑行。这一路,秀美和危险,相生相伴。南山,自古就是苗人、瑶人聚居之地。山上,稍稍平坦的地方,种植着各种农作物。蛮荒与文明在较劲,展示生命的苦涩和坚韧。这里持久交通闭塞,荆棘、灌木密布,大部分地方人迹罕见。解放前,南山闹土匪,农平易近闹革命,我想主要就是由于穷,没有前程。
造反本钱低,随便找个地方躲上十天半月没问题。事实上,这里也是当年中心红军反围剿突破的线路。陆定一笔下的《老山界》,就是讲的这一带。现在身临其境,感应很深。那时只有蛇形鸟道,只有草鞋平平易近,还要背着辎重,徒步翻过这么多大山,还要不竭交战,实在是不可思议有多艰难,新中国的来之不轻易。“看,老山界!”司机的话打断了我的思路。循声看时。
只见山路拐角处,一块青色的石碑,赫然耸立,碑上“老山界”三个红色大字,非分出格醒目。莫非这座山,就是陆定一笔下的《老山界》?大巴车继续前行,大雾淡薄起来,视野越发开阔。翠绿的牧场,就在脚下,郊野,山路,河流,尽收眼底。让人掉望的是,大大小小的山包上,不见骏马,也没有雪白羊群。只有黑白相间的奶牛,成群结队,甩着尾巴。
在悠闲咀嚼青草。牧草嫩绿,宛如巨大的绒毯,覆盖了群山。空气中,牧草的清香与奶牛的臊臭,愈加浓郁。我知道,南山牧场到了。司机奉告我,南山牧场总面积152平方公里,拥有连片自然草山23万亩,平均海拔1760米,上有48坪48溪,坪坪芳草茵茵,溪溪清流涓涓。1956年,牧场开始筹建。1971年,在王震将军关心下,从北京西郊农场调入百头奶牛试养。
从此,牧场获得快速成长,多时,奶牛过万。近年来,牧场草资源日渐消退,奶牛也越来越少,只有五六千头,当地奶业摇摇欲坠,“南山”品牌日趋式微,实在让人痛心疾首。更让人担心的是,由于贫乏投入,水土流掉严重,戈壁化石漠化较着,南山牧场草山覆盖率,已从几年前的86%,下降到了34%。进入南山镇,预定了酒店,放好行李包,请了当地导游带路。
我们开始参观。牧场青青,草山很养眼,线条柔和,光线昏黄;也很养牛,奶牛壮实,奶袋胀鼓。这里平均海拔有一千七百多米,气温比山下低很多,风很大,凉飕飕的。幸亏事前有预备,都带了长袖衣,不致感冒。沿铁蒺藜,爬上山顶的平台。环顾四周,路如银蛇,在山间蜿蜒,大小湖泊,明镜般在山间漫衍。无数小山包,像起伏的海浪。人说大海像草原一样宽广。
君不见草原像大海一样辽阔。据说,牧场是九百下放知青开垦的。这里的牧草,满是飞机撒播的,可见创业之艰辛。西山山顶,有平地,平地中心,有销毁的歼6战斗机,有62式坦克,吸引游人摄影纪念。再往上,就是高山哨所,一个两层的小房子,即是当年驻军执勤点,现在成为景点,展示着一些文物图片,此中有红军借粮食打的欠条。哨所之下。
是狭长地下室,黑乎乎的。穿过去,有碉堡,保存完好。哨所二楼,悬挂着有五星红旗,鲜艳,在山风中烈烈飘展。又去了蒙古包,一个旅游景点,修得很粗糙,有些骑马、歌舞之类的项目,贸易空气很浓。一些文友去了里面玩,我却提不起爱好。中午美餐一顿,下午三点多,驱车去茅坪湖。湖水清澈,湖面空旷,反射着冷光。车围着湖,湖抱着车,不时能感慨感染森森冷气。
湖边的山,在斜射的阳光中,暖洋洋的,奶牛长得膘肥体壮,看起来也懒洋洋的。山上有矮矮的石头长城,总长据说有几十公里,用来分隔牧区,宛若长蛇,在山脊游动。湖边,有本地人在卖鲜奶。天气微寒的午后,喝杯味美的热茶,顿时和缓很多。晚上,同行文友喊打扑克。我们只玩到十一点,就睡了。由于,明天要翻越老山界。很快,我沉沉入眠,进入梦中。
我骑上一匹棕红马,飞奔在青青牧场,是那么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