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代人的爱情
韦君宜在她的回想录《思痛录》里,谈到了自己的丈夫杨述同道,牵强了很多政治的感情,夫妻的恩爱似乎很浅淡,而婚姻之所以维系一辈子。
大概是革命的需要或说是对革命的忠诚吧!姜玛丽固然她说的是真话,也有忏悔的意味在里面。
但正如电影《天云山传奇》的最后宋薇说的一句话,失往的永远失往了。这个结还是韦君宜自己在最后解开了,由于她是的高级干部。姜武玦爱姜玛丽如此看来。
政治是多么可怕的一个怪物啊,把女人的柔软和爱恋异化。当今的社会,这种怪异依然存在,政治上的有,姜武玦更多的是经济上。一个女人一旦工作好于男的。
收进高于男的,在心理上便有优越感,言词和行事中,总会有一种盛气凌人的架式。我们做一种假定,假如韦君宜同道只是一位一般的革命干部,她对感情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当然历史不能假定,但这个题目还是值得我们往思考的。杨绛则不同,在散文《干校六记》中,她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记录了苦难岁月里她和钱锺书之间的夫妻情爱。
固然没有了唱诗应和,但牵系和挚爱始终不变。在第五记“冒险记幸”里,她往看离她驻地很远的钱锺书,晚上返回的时候,迷了路。
差点连命都丢了。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哀伤,更没有抱怨,而是光荣。这是另外一种境地中的夫妻,有着文学诗意的唯美。对现代人来说。
就像一个传奇。钱锺书往世以后,杨绛的思念,是履历了太多人生悲苦之后的甘甜,她继续书写着对钱锺书的爱,书写着曾经的两情相悦,像那流淌的溪水。
安静却又温润。至于《天云山传奇》里的冯晴岚和罗群,则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一对夫妻。爱情在这里或可以先不说,由于没有花前月下。
没有海誓山盟。解放以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履历了太多的运动,攻讦《武训传》、攻讦胡适俞平伯红楼梦研究、攻讦胡风反党团体、反右运动、反击右倾翻案风、,历次的运动中。
首当其冲的就是知识分子,而且是大批的知识分子,甚至只是和知识分子沾了一点边,也难逃灾难。这也许是历史的宿命,正如百年人生丛书之一《究竟是书生》(周一良自传)一样。
知识分子究竟是知识分子,在权谋的政治眼前,就像一个小孩一样。但知识分子究竟是知识分子,固然在政治眼前幼稚,但却有着传承长远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
那些卑微者自卑微,那些高尚者永高尚。罗群是苏醒和执著的、冯晴岚的纯真和善良的。当罗群被打成右派,最后开除了公职,很多人固然同情在心却不得不和他划清边界。
但冯晴岚却不同,她不管政治,依然在最危难的时候扶了罗群一把,于是一辈子与贫冷和苦累为伴,谁又能说他们两个之间没有爱情呢?罗群用背货挣来的钱。
一分一毛积攒起来买了一件棉衣给冯晴岚,这是电影艺术里的一个细节,但确实是实实在在感人的一个场景,这就是爱情!你爱他。
就要探讨他的灵魂。这是冯晴岚对宋薇说的一句话,我感觉这话太有高度了。那时候,物质匮乏,人们用精力来构建家园,用信念来构筑爱巢。
日子不是富足,却很踏实,很诗意。那么现在呢,“没有房,就别来找我。”这是爱情宣言吗?没有人不懂得,现实就是解决吃穿住行,就是消闲娱乐。
可是,这些题目解决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出进民政局,进往的时候拿的是红本,出来的时候拿的是绿本。更有甚者,对薄公堂。
反目为仇。我不以为这是多元化时代人们思想开放的表现。在这个和平的时代,爱情不必依附于政治,也不会受困于磨砺,那为什么又少了诗意。
少了互信?是不把爱情当回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