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九月
九月的第二个周末,室外,“迎新生”、“拥挤”、“繁忙”、“燥热”……室内,“安静”、“睡觉”、“上网”…… 九月,又是一年新生报到的月份,那一群群刚刚从高中的象牙塔里解放出来的孩子从头起跑的时候。从阳台上可以看到下面长长的车队,可以听到新生家长同商店老板讨价还价的声音,可以看到新生拖着沉沉的行李箱汗涔涔的模样,可以看到移动联通摆的一个又一个台子布满了全部商业街…… 阳光照旧炽热,晒在皮肤上会有隐隐的刺痛感。风很年夜,可是却不能把太阳打败。刚刚进入年夜黉舍园的新生老是兴奋的,好像有很多别致的事情在等着她们,此刻的他们还可以笑得很青涩,他们还可以有很多很多关于年夜学的胡想,他们还可以敞高兴扉和新朋友诉说着本身的故事……忽然发现早已记不清那时的本身是一种怎样的表情,只是知道后来的很多事情都和初中背道而驰。姜武玦是什么让胡想腿去了原有的光彩。
是什么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一夜长年夜?又是什么让实际变得越来越清晰,可将来却模糊得没有外形?每次一批批新生的到来不过就是在提醒着我们,我们又成长了一年。在年夜学里整整两年了,我仿佛可以看到社会的剪影,只是我不知道年夜家所说的社会事实是有多复杂,生存是有多艰难,让一个又一个年轻的心疲惫不堪?如果年夜学给我的是磨练,那么社会给我的又将是什么呢?在这个物欲充满的时代,浮华与喧哗好像太过轻松地粉饰了一切,年轻的心老是在追逐中颠簸,在携取中放纵,迫切需要一种心灵的安静,让走远的法式等等疲惫的魂灵。姜武玦爱姜玛丽我想,少些占有的沟壑,再夸姣的事物都会是我们生命中顺序递次而过的风景吧。不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赤地来,赤的去吗。
唯有精力的安详,陪我们淡而致远。喜好此刻的这类生活,没有太多的波澜,一切平静安好,就像秋天里的湖水,清澈见底。九月是不适合我的,“燥热”、“拥挤”、“喧哗”,这就是我对九月的定义。只不过对于从我面前闪过的一张张稚嫩的脸孔面孔来讲,九月是他们新的起点。而九月的我们,已经年夜三了,姜玛丽“专业课”、“考研”、“考据”好像就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每个人都有本身的选择,即使有很多决定是别人难以理解的。被人理解是荣幸的,但不被理解未必不幸。一个把本身的价值完全寄托于他人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无价值。生活告诉我,一个人越是器重心灵生活,越容易发现外部世界的有限,越容易以安闲的心态面对。相反,对于没有内在生活的人来讲,外部世界就是一切。
难免要生怕错过了什么似的急切追逐。如果说外部世界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物质,那么内外生活带给我们的享受会让我们过的更欢愉。炎炎的骄阳,让文字都变得浮躁,琐细得洒在雪白的纸张上,伴着淡淡的油墨喷鼻。在青春之书里,我们同在一行字之间,被窝是青春的坟墓。我喜好在如许的清晨,用文字记下生活琐细的片段,关于生活,冷暖自知。最朴实的生活,与最遥远的胡想,这一切将在被记忆肆意窜改的书写下,渐渐抽象成一些雾一样的尘埃,浮在黑甜乡以外空茫的黑暗里,日日夜夜不断坠落,终归会尘埃落地。生活中很多事情,或长或短的记忆,最后都是会夭折在岁月的褶皱里。顿了顿笔,阳台上的衣服被风吹得在干燥的空气里扭捏,还有来自门的嘎吱嘎吱的响声。但愿秋天可以早点到来,没有骄阳,没有浮躁,没有喧哗,让每个疲惫的心可以安静一下,让军训的孩子少受点盛暑的煎熬。在黉舍进修了十多年。
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年夜学,就像坐火车一样,一站一站,每站都有人下有人上,只是车一向都不曾停下来,一向跑一向跑,所以错过了这一班车就只能等下一班。对于列车中的人来讲,那些躺在铁轨边的站台上的孩子只是一窗一窗呼啸而过的风景中很普通的一副画面,可是他们却不知道,那些躺着瞻仰天空的孩子,偷偷地哭过多少回,如果等待可以换来奇迹,那么我想他们必然会愿意一向等下去,不管是一年,或者是平生。列车中的我们老是会但愿快点到下一站,老是以为下一站会更好,满心欢喜却又有所害怕。我们老是把所有的期待都寄托于将来,手心里紧紧攥着的是一张单程车票,列车是不会调头的,正如青春是不能重走的,就算重走一回的青春永远没有那个味儿。写到这里,再看窗外,已经下起了年夜雨,天气原来也是个善变的家伙!好吧,扣问着、体察着、感受着与且信且疑着才能享受生活的滋味,不知。
不尽知,有所期待,有所失望,所以一切才如许迷人吧。
- « 上一篇:母亲你是我今生最美的微笑
- 下一篇:寻一家小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