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请别抛弃我

无论走到哪里,故乡总给人留下暖和的字眼,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但是,从小到大故乡在我心中有一种模糊的概念,以致于不能准肯定位。

总有四周漂荡的感觉。三十年后,转身看看通往故乡的路,总有甚么挡住了我的去路,遥望心中的故乡,我在呼喊:故乡,你在哪里。

小时辰,在我的记忆里,不管走到哪里我都是个外乡人。父亲是个转业军人,从唐山来到这里,自呀呀学语起,“故乡”一直是父亲重复教导的“河北省,唐山市。

xxx”这是我对故乡的最初记忆。对这个“血亲”故乡,在我四五岁时归去过一次,大大都记忆已还给了那个久远的年代,只有故乡那辽阔的平原和丰富的水资源。

还有我那双目掉明的奶奶给我留下了深切的印象,剩下的一切美好都留给了我故乡的长者乡亲。我出生的地方,是晋南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自然条件优越。

一条小溪自北向南从小村穿过,优美的柿树林将整个小村覆盖,若是给个航拍,小村的房屋恐怕只是柿树林的点缀。这里是全省的小麦主产区之一。

因此吸引了很多外地人来这里落户,四五十年代的中国,以能吃上白面为标准来判定一个城市的口角,因此,这里在当年的流行已超过了大城市。在别人看来。

我们一家人的选择也是如此。实在,用父母的话来讲完满是命运的安排。有句老话说的好:命运将你抛向哪里,你就要在哪里吃草。命运将我们从河北老家抛向晋南。

我们当然是要在这里吃白面了,但是,在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白面对晋南人来讲也是相对而言,不过,当时能在这里糊口,也算是一种幸运。

小时辰,对故乡的理解一直停留在字面,而把小村当做我发展的家园,那里有我的小火伴,有我熟谙的环境,有仁慈的邻里,有我们幸福的一家人。

在这里,我度过了愉快的童年,留下了芳华年少时傻傻的爱,生命中这里已成为我发展的故乡。几十年再与它密切接触,小村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城市触疼我的每一根神经。

城市使我周身的每一滴血液沸腾。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有了工作,建立了家庭,随丈夫来到了另一个城市,离别了我发展的故乡,去追寻我的梦想。

那是一座以小型重工业为主的城市,鼎新开放初期,以污染为代价成长小城经济,吃煤灰、吞烟火是所有人的一日三餐,浓烟滚、尘土飞是这个城市的真实写照。

开初的几年我很是排斥这座城市,曾好几次努力离开都未成功,只能在这里无奈地糊口。可是,人是很奇异的动物,即使没有感情。

只要命运将你们绑在一起,日久就会生情。不知不觉中我们已在那里糊口、工作了二十多年,我和丈夫的事业在不断成长,孩子也学业有成。

早已忘记了对这座城市最初的排斥,也渐渐习惯了这里的一切,乃至把自己的后半生也托付给了这座城市。可是,命运有时辰是很风趣的,在不经意间会忽然转弯。

前不久,丈夫的工作就有了新变动,我们的家也无奈转移,我也正在办理工作调脱手续。实在,船在正常行驶中忽然调头,人是会很不适应的。

几十年,我再也没思虑过这个城市的口角,只感觉它早已融入了我的生命里,也从来没有整理过对这个城市的感情,大概是由于拥有。

只有在离开时一切的亲切和难舍才会涌上心头,几十年的糊口、工作的景象才会在思路中重现,也才知道自己对这座城市的感情已不能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这段时候。

我一直在自觉不自觉中找不离开的理由,独自一人去办公室桌前静坐,去校园里漫无边际的漫步,去商场里毫无目的的转悠,去公园里做着无心的运动。

想锁住一切对这里的记忆。实在,当你糊口在一座城市的时辰,整天忙忙碌碌,来来往往,总以为这里的街道、树木、楼房、花朵都与自己无关,脚下所踏的路石也不过是石块罢了。

可一旦决定离开,就会觉察自己是如此珍视那些街道、树木、纪念那些楼房和早已凋零的花朵,并且,自己的五脏六腑、血液和心脏,都留在脚下那些铺路的石块之间。

并且有一种令人心碎的魅力,带着空想的忧伤重现在你的眼前,成为你生命中的圣地。当一个人将自己年富力强的二十几年献给一座城市的时辰,这座城市无疑会变成你生命中的故乡。

几十年中,故乡对我来讲没有唯一,我有血亲故乡,它是我的根,是祖先血统的延续;我有发展的故乡,它是我童年美好的回想,是它的乳汁哺育我长大;我有糊口的故乡。

是它教会我若何做人,给了我家庭,给了我事业,给了我幸福。我没有别人那样肯定的故乡,却拥有生命中不同历程的故乡,固然如此。

却总怕被故乡丢弃,所以,心中总有一个强烈的声音:故乡,请别丢弃我。

| 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