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游清江

曾饱览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对于鄂西的“八百里清江,八百里画廊”之说,我素有耳闻,一向神往而未能成行,幸好女儿到湖北平易近族学院报到上学,给我觅得了一份机缘,固然不会放过的。把女儿各种报到手续与环节完美后,当天下午就与平易近院旅行社预定了恩施大峡谷一日游的行程,紧接着又准备了游玩的必需品:爬山鞋、雨具、干粮、相机等。第二天凌晨用早餐时。

秋雨仍是淅淅沥沥的下起来,洒灭了许多兴致,不得已的携妻女与其他近三十位操着分歧方言的旅客陆续乘上了宇通旅游大巴车,驰往据说堪能与美洲科罗拉多大峡谷相媲美的目标地——清江恩施大峡谷。导游是本地一名颇精明干练的土家族年轻幺哥,说、学、逗、唱样样是行家里手,在与旅客互动嬉笑的游戏中,不自觉已如数家珍般,把这里的自然风光、风土着土偶情、人文历史的精华,用说话烹饪为了一碟碟珍羞。

让食者垂涎三尺了。从楚渝文化交相辉映的“巴文化”说到引以自豪的红色文化,从平易近歌《龙船调》、说到了它的一个寨子,一棵树、一口井、一个洞、一条江、一个峡谷等,说的旅客皆胃口大开,兴致盎起。据说旅游特征最较着的大致有两类人:一类“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到景点拍照,回家啥不知道”的那种,应当属于赶热闹型的;一种“要么斯文,听、看、写、照。

要么兴致大发、吟诗长啸”的那种,应当属于看门道型的。我二者兼而有之,属于不三不四、“四不像”。其实真实的旅游大家是“面前处处皆风景”的,随时可以达到“独坐敬亭山,物我两相忘”的神秘境界。看来,我今儿得向大家们东施效颦一把,方能调动起被秋雨淋湿的情感了。试曾想秋日高照,天高气爽,临绝顶纵目俯望,一副神奇山水画卷历历在目,尽揽面前:松柏峥嵘。

岭山细浪,瀑布飞挂,奇石突兀;静水清江上,青山倒影,长虹卧波,白鹤翩跹。何不让游者形骸放浪,仿佛置身于浩缈悠远的世外天地之间呢?那么换一个视角,改变一下心态,又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景致和感受呢?车在屈曲的盘山路上爬着。车内谈笑风生,车窗外可谓是霏霏秋雨撒江天,一番洗清秋了 。乌黑、洁静的柏油路边稀稀疏疏的嵌着土家族、苗族居平易近的一幢幢白房子,偶而幻灯片似的摊出片片黄绿斑驳的苞谷地;路下面恰是吞吐着团团白雾的清江河。

好似一条玉带环抱着山的脚,在习习轻风里飘摇;远处模糊的青山,在云蒸雾绕里海市蜃楼般,微露着尊容,让我等闲的联想到“温泉水滑洗凝脂”,“含情凝睇谢君王”的美人杨玉环了……一切万物都浸泡在秋的玉液里静默着,它消去了晴日里的绚烂与热燥,很像一个内敛、愁闷的诗人,用青瓷般的诗句写意绘就的一个氤氲的水墨之秋。车行了近两个小时方下车步行,本觉得泥泞的山路本来皆为青石板材扣砌而成。

一级级台阶依山傍势似一条乌龙盘旋直上。远观云雾缭绕的山间,近在面前却是空山深谷,原始藤木丛生,滴绿流翠,清流激喘,左右映带,更有怪石、香草、异鸟点缀其间。石阶甬道上,五彩缤纷的花伞,似绽放的蘑菇络绎不断,此中也不乏伛偻提携者,前呼后应,快门声不竭,再现着现代文明与原始生态文明的相和。在峻峭的石阶旁,爬累了,总会有两个乌黑精瘦的幺哥倚在“滑竿”旁(毛竹竿做的简略单纯竹轿)。

等着你的招唤,给你济困扶危,我难以相信如果碰到肥头大耳、大腹便便者,他们何以能把他抬上能望失落帽子的上坡呢?——这就叫“靠山吃山”,是艰辛的生活考验成了山里人铁一般的双肩和腰脚。休憩时,花钱不多,几个人还可以品尝上竹罐盛着的清香苞谷酒,朵颐一块土家族人最爱的糍粑、山猪腊肉了。大峡谷属于卡斯特地貌,故景致小品呈出不穷,而且每一个景致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皆妙趣横生:试心石在考验阿郎的诚心,龙爪石在印证着恐龙曾光临过,大石鳄在诉说着“白云苍狗”,美人石在嗤笑着英雄末路,情深石在明示着一份人间大爱……此中石峰“一炷香”,恰如一巨蟒在悬崖石壁旁,从谷底浓雾中昂首冲天,呼风唤云,欲与天公试比高,真的让你不克不及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游人心惊动魄的莫过于穿过“天衣有缝”,走上绝壁栈道了。

一条栈道在海拔四百多米的悬崖上凿壁而建,可并通行两人,走在上面,如踩云端行。妻女被我指使而上,成果我自讨苦吃,要我牵着,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大呼小叫的通过。午后两点时分,零星的秋雨也已停止,秋日便撕裂云裳,几缕清辉晖映着云蒸霞蔚的山峰,炫耀其“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奇观。此时在导游的引领下,已翻上了第三个山顶。

也是旅程的最后一个关,一伙人瘫坐在一块观光平台上,狼吞虎咽的吃失落背包里的食品,要轻装下山了。常言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体会到了此中的真味:重心下移,身体下坠,可是两小腿僵硬,受力时却发软无力,不得已要扶着栏杆,一步一挪,甚是艰巨。走着走着,回头观望,妻女杳无影踪,便趁机幸运的寻觅到了一处土家族吊脚楼的踪迹,拍照留恋。

然后对着山腰拉开嗓子唤女儿的乳名,“爸——我们——来了——”,终于余音袅袅的传来了女儿亮开的女高音,林鸟惊飞,就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 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