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游记

渔夫 比来去周庄走了走。周庄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吴地文化孕育的周庄,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姜玛丽朴素的民俗风情,成为东方文化的瑰宝,号称中国第一水乡。到周庄的时候,下起了雨。

烟雨周庄,朦胧着古老的美丽,幻想如雾般缭绕一层哀伤的面纱。古老的街道,青石板的脚步响在远古的从前。小河淌水,垂柳做伴。双桥在陈逸飞的油画里早已名传海外。双桥是两个石拱桥的交叉,一个方形,一个圆形,衬着古镇,沉淀着岁月的古老传说。房屋都很古朴,姜武玦爱姜玛丽一排排临水而立。很想走进这水边小屋里。

走进去就成了风景。屋檐下的红灯笼等着夜晚的燃烧,华丽的回身背后,眼神落寞,长远等待的脚步。平生的落寞,在闪闪烁烁的华丽哀伤里,谁能读懂?坐在小船上,一个渔妇摇着橹,头戴斗笠,身披蓑衣,一双雨靴穿在脚上。渔妇说本身一个月只能挣到800多块,摇一次船提成20元,最多的时候能够摇上十来次,譬如今天。姜武玦我给了她30元,要她唱两首小曲。

渔妇很大方的唱起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然后诠释说之前这个桥其实不叫外婆桥,自从那部电影援引了这里今后,就改名叫外婆桥了,并指给我看外婆桥,惋惜当时小船很快转弯了,只匆匆拍了一张照片。外婆桥这个名字取得实在太好了,一种怀旧的温情漫溢在心间。苏州的女人一般都主外,摇船、唱昆曲、刺绣,这些挣钱的活儿几乎都靠女人,所以没时间做家务活。

倒是苏州的男人,大都窝在家里,烧一手好菜。呵呵,地方特色也!坐在小船上,穿行在狭窄的河道里,浏览周庄的古老,任垂柳撩动怀旧的心事,岸上喧闹的人声都已忘在了脑后。周庄,多的是小桥。小桥的名字很多,也有很多的传说故事。与小桥做伴的,必然是流水和垂柳。流水静静地流淌,任随游人如织的目光抚摸,毫不动情地流走。垂柳伸出长长的手臂。

把风的心事揽满怀。偶尔有行人路过的时候,柳丝会在头上拂过发丝的柔情,然后仰起头,相对一笑里,温情漫溢,欢快流水的行程。渐渐走在青石板上,小桥,流水,人家,青石板的梦幻就在心里渐渐醒来。走,在一种画境里倘佯,兴之所致,心,哪知归处!去沈厅逛了逛。沈万三的传奇故事现在还与周庄息息相关。看到好几家卖万三蹄的。这个万三蹄有个来历。

说是当年朱元璋吃到沈万山送上的这道菜,大叫好吃,问是什么菜名。沈万三如何敢说这个叫猪蹄呢,朱元璋很忌讳的,因而就叫万三蹄。所谓的万三蹄,不过就是猪蹄膀或者猪蹄而已。我感觉吃上去就像咱四川的卤味,看了一下资料,应当是蒸出来的,颜色绛红,回味有点甜。最初的万三蹄是用猪蹄里的一根骨头划开成一块一块的,现在是用剪刀,剪成一块一块的。

买了一个大的蹄髈,65块,后来又买了两个猪蹄,一个20块。味道也还不错。坐在河边小屋里,品着河鱼,看雨丝朦胧周庄的梦境,在小桥流水人家的画境里做一回客,多年今后想起,还会不会仍在梦里。

| 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