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声在耳
蝉是属于夏天的,是夏天独有的一个符号。当你发现自己被重重包围时,夏天便到了。每年夏天,姜玛丽蝉音澎湃,一树接一树,一声连一声,从日出到日落,从傍晚到黎明。那时缓时急、忽高忽低、似有似无的蝉声,舒适旷远了一个单调而燥热的季节。这是夏日独有的风情。
可以说,无蝉不夏。正如有花而无蝶飞蜂绕,月白风清在怀却无无琴无酒无茶无诗书相伴一样,总觉少了几分意境。蝉声四起,在风里活动,于柳岸清绝,在山林强烈热烈,于乡间喧响,像一壶老酒,姜武玦爱姜玛丽把千村万落熏得有点微醉。细细凝听。
仿佛感受那声声蝉唱在风里轻轻摇动。于这样的空气里,可以簟枕邀凉,琴书换日,墙头唤酒,摇扇拈棋,泼墨挥毫,手倦抛书,偷得浮生半日闲。当是时也,那些悠闲的、散淡的、逍遥的,甚或是倦怠的、慵懒的、枕着蝉声入眠的人们,都化作了夏日绝句的一部分。古人常听蝉。清朝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春听鸟声,夏听蝉声,姜武玦秋听虫声。
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内乃声,方不虚生此耳。”由此可见,这质朴的带着乡土味的最初的音乐,是一种多么诗意的存在!但是,这悠扬幽远的蝉声到底是何时呈现在文人骚人笔端的呢?掀开一卷卷古籍,我们很轻易找到这乡间这最多见的物象,它们经常于闲中、客中、愁中在人们的心头奏响,牵动心灵深处的柔嫩和悠远。最早文字记载的蝉鸣。
可溯源到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三百》,》:“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如蜩如螗,如沸如羹”,“菀彼柳斯,鸣蜩嘒嘒”。《礼记》里也记载了这个有古典诗歌美感的名称,“仲夏之月蝉始鸣,孟秋之月寒蝉鸣”。《楚辞?九辩》有云,“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既交代了时序的更迭,又渗入了作者主观的情感,令人难免凄凉哽咽。之后。
蝉声如雨,在诗人的耳畔回旋萦绕,经久不散,咏蝉之诗更是层见叠出,佳作频传,诗中之蝉,亦被多情多感的诗人们付与了深厚的文化意蕴,兴寄遥深。我想,诗人怕是最能深味蝉声的含义的。无论是王维、卢仝、虞世南,还是朱熹、柳永、骆宾王,他们对蝉声的理解多饱含了出身之感、君国之忧、人生之智,离别之苦。蝉的声音,便是诗人心底的声音。他们对蝉有着复杂的情结。
褒贬不一,爱恨迥然,所咏之蝉,更是各有各的意态,各有各的丰神,写尽了蝉之高洁之清雅之幽寂之萧瑟悲凉…… 或许蝉夏生秋亡,和春花、朝露、夕阳一样仓促去来,因此,这千古如此的小小尤物,经常令人有一种人生苦短而宇宙永恒的伤逝之感,再加上羁旅异乡,迟暮不遇等因素,则更觉难以为情,闻蝉而悲而愁而寂而肝肠揪结者数不堪数。蝉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诗人在蝉声里,看到魂牵梦萦的土地,看到故乡最美最朴实的风光。蝉把乡村当成了永远的故乡,人又何尝不曾把蝉当作乡情的远望?其中,洋溢着最浓重最浓密的乡愁的诗篇,当属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早蝉》“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渭上村蝉声,先听浑相似”。和“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类似,听过蝉鸣的诗人,大多也会感时伤世,发生时运不济。
命途多舛的苦闷抑郁悲愤无奈,以及光阴短暂而宇宙无穷的遥想,如司空曙的《新蝉》“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骆宾王的“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许是蝉餐风饮露、高栖深树的缘故,历来被认为是高洁的象征,“饮露身何洁,吟风味更长”“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大声自远,非是藉金风抽丰”。当然,在有蝉的长长光阴里,带着老庄的色采的蝉鸣,也曾让很多诗人舒适、悠闲、超然物外,宛入泰初之境。较为典型的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冷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那,是秋季到了。水瘦山寒,草木有时,蝉声渐稀渐老渐趋于无声。自尔后,我们再也听不到满堤的蝉声,满塘的蝉声。
满世界的蝉声了。秋季听蝉,总带了几分凄凉,一声,足以断了人的肝肠。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寒蝉就这么悲吟着,声声随风轻送,仿佛把一腔寒意,都漫衍在了这暮色之城里。冷静。高柳晚蝉,听西风消息。所有声音的本质,其实都是安静的。白石道人在一片清寂中诉说着时序将变的冷清寂寥。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诗人的心头必是凄然以悲、千头万绪的。就如同晋代的张翰见金风抽丰起而思吴中鲈鱼之美一样。
若是说,落叶是秋季的提示,那么,蝉声则是生命的提示。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奉告我们,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糊口。我们不理当厌恶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同党,沐浴在暖和的阳光中。甚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称道它那得来不轻易的顷刻欢愉呢?庄子曾经感伤“蟪蛄不知年龄”。
但是,那餐风饮露、用尽一生光阴讴歌生命的生灵,却向我们庄重宣告,这世界,我来过。它们,把自己的理想活成了自己的摸样。这,是一种境界。万籁俱寂,惟余蝉声在耳。我忽然对蝉新生崇拜起来。蝉鸣“知——了”,那一声又一声的知了,唱出一片了然的意境。蝉已知了,你可知了??——倾城夏月于凤城泊心斋。
- « 上一篇:太原一行
- 下一篇:鸢尾花用紫色的翅膀飞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