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可道,茶亦悠然
搞笑视频西方人喜欢喝咖啡,我们则习惯于饮茶。在我看来,喝咖啡是一种享受,饮茶则是一种境界。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诸多的不同。西方人喜欢严密的逻辑推理,我们则崇尚心里自省,崇尚天真烂漫。西方人善于制造,用金属制造刀叉来吃饭,制造器皿来装食品。我们则善于利用。我们的祖先剖葫芦为瓢用来舀水,凿木为碗用以盛饭,劈竹为筷用来吃饭。西方人制造西药用来治病,我们的祖先则采摘大自然之百草为药用以疗伤。搞笑视频 笑死人西方人喝的咖啡是制造的;我们的茶叶则是采摘的,是采摘了日月之精华,吸收了六合之灵气。茶可以冲浊爽气,颐神养性。西方人喝咖啡也讲究氛围,但无法达到“道”的境界。我们饮茶则是一种艺术,一种境界,一种“道”。茶是用来喝的,茶道是用来修身养性的。一小我,静静地独坐于洒满阳光的室内。用一个精致的玻璃杯冲一杯茶,看那茶在杯中,在水里不断地浮沉,翻滚。那原本细丝般的茶叶在水中慢慢地柔软、伸展,搞笑视频下载悬在空中,又不断地沉进杯底。漂浮在水面的又一点一点地悬在空中,渐渐变软,展开,完完全全地沉淀下往。这一进程,仿佛有不断地挣扎,疾苦地思考,无奈地沉浮,然后一切又都回于沉寂,融于水中。杯里的水渐渐变了颜色,原来纯净而无色的变为淡黄,还是那么纯,无一点杂质。茶叶全都沉进杯底,水则澄澈在小小的杯中,与茶叶共同酝酿出一种安好的优雅。搞笑视频网站杯口有袅袅的茶香飘散,氤氲一室的意境。此刻,你静静地坐在那边,看茶叶融于水的全进程,你一定有所感悟,感悟茶与水的排挤与融合。然后,啜饮一口,那种沁进心脾的微苦、醇美,让饮茶的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触感染,不知是苦还是醇美,或者是由苦而醇美的感触感染加倍珍贵。不知是品茶还是在咀嚼人生,或者茶如人生。很多喜欢大雅的人说“茶如人生”。
所以,就有了“茶道”之说。那些文人雅士在品茶的进程中咀嚼出了人生的况味。就是将烹茶、饮茶艺术化,渐渐演变成为一种以茶为载体的修身养性的编制,付与它以稠密的东方哲学思惟,使饮茶渐变为一种“道”,一种“茶道”。茶可道,就升华为一种文化。如同佛道,儒道等成为中华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茶亦悠然。茶来自大自然,来自民间,用来解渴消暑,消除委靡,放松心情。可以置于一雅室,浅酌论道,咀嚼人生;亦可以携游于山野,放浪形骸,一壶茶里看世界。茶道,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兴于唐朝,盛于宋、明两代,式微于清代。还记得明代作家魏学洢的《核船记》那关于茶的描写吗?“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文章的作者说核船所刻大概是苏轼泛船赤壁的情景。在那小小的核桃上不惜刻上一个烧茶的孺子,可见当时文人雅士们是多么的喜爱饮茶啊。于波涛骇浪之上泛船赤壁,竟然有孺子烧茶,还那么专心致志。这里面究竟是“道”,还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呢?唐朝的诗人钱起有一首《与赵莒茶宴》。诗曰“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就极有意境,就有了“道”的意味,也有了一点点的“禅”味,也是悠然心情极好的写照。我们的祖先之所以对茶情有独钟,将它升华为“道”,是由于它适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的思惟。所以佛家可以跳出三界外,可以了却红尘因缘,却是难以了断茶的情缘。沏一杯香茗,对一盏青灯,手念一串佛珠。无论是面壁十年,还是打坐于佛前,或者风轻云淡对高山流水,城市坐出一片意境,悟出一种禅机。释教是夸大“禅茶一味”的,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味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进佛理禅机。在我看来。
“莲”在释教中有清静修为的隐喻,茶则是释教出尘进俗的媒介。一杯清茶可佛可俗可道,亦可悠然啊。道家学说则为茶道注进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惟。建立了茶道的灵魂,同时还供给了崇尚自然、崇尚朴实、崇尚真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惟。一杯清茶在手,独坐于清风明月之中,人与茶都成为了大自然中的一部分。饮茶乎?悠然于六合之间也。茶可道,就有了禅机,就将茶提升到了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美学境界。就有了茶道“五境”之说。所谓“五境”,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诸多因素,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我也喜欢饮茶,但远没有达到“道”的境界。饮茶只是一种心情,一种休闲的编制罢了。用一种紫砂杯泡茶。把水冲下往,看不见茶叶在水中沉浮、翻滚的样子。隔着厚厚的杯体,猜不透茶叶在水中是开心地伸展,还是疾苦地挣扎。盖上盖,静静等候,等候那茶叶与水交融后所产生的新的体味。过一会,掀开杯盖,淡淡的茶香便弥散开来,轻呷一口,一种淡淡的微苦由口沁进心脾,继而散布全身。坐在电脑前面,一边阅读着精美的文字,一边慢慢咀嚼杯中的香茗。觉得这茶虽不是什么奢侈品,但于我们的生活却是尽佳的饮品。相比于水,它那微微的,淡淡的苦味百尝不厌。茶可以解渴、解暑,消除委靡,也可以饮出境界,饮出品位的;相比于酒,它的优点更是难以逐一诉说。同为饮品,一样可以回为“文化”之内,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一样不乏脍炙人口的故事、传说。但茶采之于树木,冲之以甘泉,洁来洁往,带给人的是神清气爽,可以修养人的品性。它不会花费粮食,与人争食。它不会饮之乱性,衍生出很多靡乱的故事。它可俗可雅,是寻常人家的常备饮品。亦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可以很名贵。
令媛难求;可以很通俗,顺手可以采摘。可以以“茶道”待之,也可以以悠然之心,慢慢咀嚼。我喜欢茶,喜欢它的大俗大雅。茶可以道,茶亦悠然。2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