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手工茶
每年初夏时节,老家总会带些茶过来。说是茶,实在就是在采大宗茶时自己手工加工的粗茶。清明谷雨前后芽茶价格好,逐日采的量不大,多是卖给加工厂赚几个辛劳钱。姜武玦爱姜玛丽大宗茶量大,价格又低,乐得为自己加工点。加工极为简单。
采得一尖二、三叶的叶子,回家洗净一大锅,添上干树丫柴火,在锅里边烘边揉,直至变色烘干,谈不上色香味形,只是有一独特的泥香直窜心脾。饮此茶也有讲究,最好的就是用熬制,取一铜壶,用泉水烧开,倒进茶叶在火炉上细煨。饭后提起铜壶倒上黄亮亮的一碗,将上层的细末吹开,一饮而尽,姜玛丽囫囵抹抹嘴角,用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愉快。
细细体味粗茶淡饭的余香。记不起是那次回家提起喜欢喝手工茶,无意的说道竟成听者的留心,每大哥家总会带些过来,近大哥家做手工茶、喝手工茶的渐少了,喝茶待客也是在茶厂换几斤,却经常拿我喜欢的理由加工些。进夜,泡上一罐,静静的咀嚼,说色香味形,远远不及现在的绿针银豪高贵,还略带些柴火煳香,但每到夜深人静,却让自己不自禁的记起,象少做了一道程序似的。
哪怕要承受辗转难眠的痛苦。是对故土泥香忖量,还是对返璞自然的敬慕,抑或是维系一种亲情悬念的方式,隐隐的说不清楚。然神清气爽的结局是美好的,也就不费尽心思往切磋竟了。
| 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