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花遇上紫砂

1、 帘外,芭蕉又惹雨潺潺。姜玛丽青石板上,素衣清颜的女子。

撑着紫色的油纸伞,娉婷而过。骤雨初歇,檀喷鼻袅袅,游龙走笔,滑过莹莹白玉,素胚上,釉色衬着牡丹,笔锋由浓转淡,每朵都清丽脱俗。

白胎青釉,温婉如玉,就像那个娇媚在江南烟雨里的女子,剪瞳秋水流转含羞带怯的眽眽,对他倾心凝望,天青色等烟雨,而我。

姜武玦爱姜玛丽等的可是你?这联想了千百遍的情景。

唯美浪漫,总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江南烟雨中,那白衣素袂的女子,可是我青花瓷般的外婆?没见过外婆,只见到了外婆留下的那尊钴蓝釉彩青花瓷。任何时候端详它。

都不敢喘一口粗气。瓶体姿态妙曼,宛如女子婀娜的身材,胎质细腻洁白,釉面光滑细润,色泽清丽,白中泛青,晶莹剔透,有玉质感。

姜武玦边饰简单。牡丹初放。

墨色山水,柔和的釉色晕染笔触,活动的韵致,工致的风骨,呈现出明净素雅的色彩,散发出一种古典唯美的佳人气质。青花。

即使不说话,也能让我读懂她。青花瓷亦称白地蓝花,是蓝白色相间结果的釉下彩瓷器。是应用天然钴料在白泥上进行绘画装饰,再罩以透明釉。

然后在高温下烧成,使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呈现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它造型隽秀,胎体轻薄,色泽青翠光艳,釉面光洁莹润。

色调明艳净丽,笔韵深浅浓淡的,线条如行云流水般超脱,布局匀整而灵秀,着色纯真,落笔素净,以中国水墨勾染皴擦的特殊晕染,营建出一个花草相亲、叶石相依、佳丽操琴、栖鹤游凤、高人对弈、牧童弄笛的诗意世界。

其精品“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清代龚轼《陶歌》中称赞青花瓷“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

无极由来太极生”。乾隆皇帝有诗曰:“玲珑剔透万般好,静中见动青山来”。而一曲《青花瓷》更唱出了它妖娆多姿的美和渗透到魂灵里的清澈。青花是有魂的。

那于蓝白交错间吐露出的是清灵崇高之美。青花瓷,美的让人惊艳,美的让人浮想连翩。闭上眼睛,我仿佛能感触感染到外婆的气味。恍若。

看到一个江南女子,在绵细的烟雨中,与幽雅的青花,墨色晕染的牡丹,倾心凝望,只想,等候一场斑斓的爱恋。一个蔚然深秀的的男子,叩响了她的心门。

而那青花上的牡丹,就是那为碰见他的伏笔。因而,她抖落一身繁华,带着青花,远嫁牡丹盛开的处所。都说,她是佳丽中的佳丽。就像青花瓷。

闪耀烈火煅烧的莹润的光彩,摄人心魄,美不可言。明明和顺玲珑,却有一种由内而外的端庄典雅;明明纯真超脱,却有一种无可比拟的淡定从容。

明明随性敏感,却有一种使人心醉的知性内敛。她,中年喷鼻消玉殒,恰如青花瓷的斑斓而易碎,而加倍弥足珍贵。而。

外公平生未再续娶。云山黛墨,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天青色等烟雨,而外公,可是在等候不知何时才会再出现的外婆吗?2、 喜好看外公把盏茗茶。

细细啜饮,须发飘然中那份怡然自得,使人恋慕。那是紫砂“倒把西施壶”。据说是用纯紫朱泥制作,胎骨坚实,温润敦厚有质感,壶铜质之色中略泛桔光。

颇具古代朱泥风华,击之有铿锵声。壶身只镌刻“茶余静坐味松风”七个篆体字,把手如纤细的腰姿,壶口上卧着小巧玲珑的盖子,只要壶里有水。

壶体90度,壶盖也不会失落落。莫名就喜好紫砂。紫,由暖和的红色和冷静的蓝色化合而成,是崇高浪漫的色彩,也是深沉内敛的色彩;砂。

是岩石风化后,经雨水冲刷或由岩石轧制而成的细集料。紫砂,包含了五行的“金木水火土”,有金属般的坚硬,有木碳的与火的煅烧,流水的淘洗与质朴泥土的凝合。

是沉埋在泥土里的霞,是在时光深处燃烧的火,结晶于泥土的烈烈传说。温润敦厚的紫砂壶从被烧造出来的那一刻起,便注定终身与茶结缘。

注定会把中国的茶文化和紫砂文化完美的结合在一路。外公说:“养好紫砂壶,是一种德福。”因为紫砂壶是有灵性的。有一种其余器皿所没法企及的长处。

那就是它与养壶者日月积累的豪情,会在泡养后的壶身上有体现,经过泡养的壶,有人气在里面,温润可亲,有婴儿肌肤般柔润光滑的质感。且能焕发出紫砂陶本身内敛的油亮光泽。

因为,紫砂壶是用1000多度高温烧制出来的,新壶闪现的光泽常常暗沉,只有养过了才能接收茶喷鼻,时间久了,便能使紫砂壶的表面亚光渐起。

散发油润光泽,而且,愈用壶色愈光泽古润。紫砂壶能“蕴味育喷鼻”,保养适当,还可以提升茶叶的品质,即便壶里没茶,用热水冲泡空壶,亦有淡淡的茶喷鼻。而人,就在这养壶品茶的过程中享受人生的雅趣。养壶要先开壶,开壶有四步:第一步,将壶盖与壶身分开,用白水煮,以文火渐渐加热至沸腾。至少一个小时。为的是让壶身的气孔释放出所含的土味及杂质。第二步。

用老豆腐煮至少一个小时。这个步骤是为了褪失落高温煅烧带来的火气。第三步,用甘蔗嫩头煮至少一个小时。第四步,选择适合的茶叶,用山泉水或者矿泉水煮至少一个小时。完成这四个步骤后,紫砂壶才可以正式开始使用。泡茶的时候,先用热水冲一下壶身,再往壶里注水。养壶的关健是“一壶不事二茶”,就是一把壶只泡一种茶。因为紫砂壶有特殊的双气孔结构,善于接收茶汤。

一把不事二茶的茶壶冲泡出来的茶汤才能保持原汁原味的茶来。才能保持原味的鲜度与纯度。在养壶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壶的清洁,特别不能让紫砂壶接触油污,保证紫砂壶的结构通透;在冲泡的过程中,先用沸水浇壶身外壁,然后再往壶里冲水,也就是常说的“润壶”;常用棉布擦拭壶身,不要将茶汤留在壶面;紫砂壶泡一段时间就要彻底清洗一次,清洗壶的表面时。

可用手加以擦洗,洗后再用清洁的细棉布或其它较柔细的布擦拭,然后放于干燥通风且无异味的地方晾干三五天,让全部壶身彻底干燥。养壶泡茶非一朝一夕之功,急不得,而“养”,恰是因泡茶之道旨在怡情养性,养壶也就是养性。养壶泡茶能使紫砂闪现和光同尘的灵光世相,又能使人顿悟禅性。一把紫砂壶,如同君子,光泽“内敛”,豁达能容,端庄慎重。

喜好紫砂的人,尽得紫砂的风流,能在超脱中仍有一份自持,即使,身处喧哗也能透出隐者之风。而,茶性与禅性附近。茶道在于清心,吃茶品茗需心平气静,井然有序地啜饮,以求环境与表情的宁静、清净、安逸,能磨练心性提升涵养。一小我能够静下心来喝茶,看世界天蓝水秀,风清月明,其乐无穷。外公泡的茶是乌龙茶,既有绿茶的清冽,也有红茶的醇厚。

在壶中放几根茶叶,天地日月,草木精华,渐渐喝,一会儿就喝出了松风扫过茶芽时留下的淡淡清喷鼻。嗜茶者神清,养壶者高清逸,外公泡茶点水,须发飘然,一派仙骨道风。喜好分外公一杯茶喝,看卷曲的茶叶和清澄的水,在壶里,缠绵缠绵,悠悠扭转舒展,当淡雾轻摇的身姿,在壶底沉淀绵软,不期然中,茶喷鼻四溢,沁人心脾。春润、夏热、秋爽、冬寒,在舌尖上满盈清芬。

感触感染魂灵也仿佛变得温润细腻,人生也得以有了清澈和灵性。外婆辞世后外公终生未娶,想来,在紫砂壶上,外公贯通到了一种襟怀胸怀和境界,终生只事一茶,不为名役,不为利牵,褪尽浮华和欲求。年夜喜好年夜悲后,有淡淡笑容;生死爱恋后,有达观超然;升沉跌宕放诞后,有烟霞泉石磊落胸次。澄心静虑,闲观叶落地,静坐一杯茶,当紫砂壶中升起袅袅茶喷鼻。

静享“茶余静坐味松风”的意境,回忆永不褪色的绝世爱恋,那是外公无上的幸福,禅意人生的美好享受。3、 青花与紫砂,是由金、木、水、火、土和人类的智慧共同煅造而成,是由器形和色彩共同打造出来的美。青花与紫砂,都是中华民族至雅至精至美的文化瑰宝,都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融汇了国人的情感和精神,反映了人类追求自然淳厚与宁静的的人文理想。喜好在静谧的夜晚。

焚上一小炉喷鼻,捧卷而读,随芬芳馥郁的文字思绪飞扬。面前青花,风姿绰约,手中紫砂,光照心灵。总觉得,青花与紫砂都是有生命的,就像是外婆与外公,我能听得见他们的呼吸,听获得他们的私语,仿佛自己也隔着江南袅袅的烟雨,见证了那一场绝世爱恋。青花,胎纯釉净,是瓷中的佳丽,有古典唯美的佳人气质;紫砂,襟怀胸怀澄澈,是泥中的君子。

有温厚超然的名仕襟怀胸怀。当青花赶上紫砂,那经历了烈火煅炼的崇高情感,无可匹敌,历久弥新。

| 人围观